
合作背景
近年高校的扩招以及各企业对毕业生经验不断重视,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 而目前软件测试行业发展迅猛,已成为软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产品正不断渗透各个行业,大到医疗、航天领域,小到手机、MP3,软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这些软件产品中的质量保证―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产业的比重日趋提高。软件测试工程师行情不断走高,不少IT 类企业正在高薪寻求软件测试工程师。而某权威机构发布的"2009最热门行业"数据也与这一现象互为佐证: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人才供需比已达1:50,人才缺口正向30万挺进,受软件产业30%以上的年增长率影响,缺口还将不断扩大。
对新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多年来一直以讲述原理、理论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但是在当前比拼研发速度和质量并重的时代,企业鲜有时间培养人才,特别是中小型公司。受害者自然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也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针对现状进行调整。Linux、ARM、软件测试这类课程已经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但软件测试属于一个复合多种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学科,没有足够多的项目背景做支撑,很难掌握软件测试实践,这也是软件测试课程难开的原因之一。
软件测试人才队伍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目前我国正处于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人才供给必须满足产业的发展需要,去年国家工信部联合五部委颁布124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快培养软件测试人才,开展软件评测技术的研究………."。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软件测试的人才缺口除了国家支持外,更需要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三方的通力配合,为我国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献计献策,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供需平衡的良性发展结构,促进我国软件外包产业蓬勃发展。因此,市场需要产学研结合、校企强强联合,在人才培养上为我国的软件测试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软件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分散软件外包风险,软件测试就成为重要推动力。但企业在软件测试人才应用和储备方面却遭遇了很多的问题,已经直接限制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测试人才的规模效应非常重要,如果达到几万人的规模,那么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就能与外国EDS、infosys 这些国际级企业竞争摩根银行这样十几亿美元的大项目,给客户提供更高的性价比,竞争力也就更强。邱秘书长强调,今后要尽快加速培育测试人才队伍,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在具体实施方面,面向需求,参照国际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软件测试人才信息平台,形成人才培养机构与软件产业的供需对话机制,加强软件行业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实用人才;完善以职业培训机构、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促进软件测试人才教育机制的建设。